慈善捐助领域:社会工作者的大舞台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2

 

慈善捐助领域:社会工作者的大舞台
来源: [object] 中国社会报  时间: 2007-12-21 11:28
 
慈善伴随着人类发展的整个历程,它以关怀和爱心为基础,发挥着扶贫济困、稳定社会、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政府逐渐承担起主要的社会救助责任,为老年人、孤儿、灾民、残疾人、贫困户和其他弱势群体及特殊困难对象提供援助。但是,与日益增长的救助要求和慈善服务需求相比,我国的慈善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总体规模上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工作内容上需要更加深入和细化,在方式方法上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慈善捐助领域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则是慈善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一个表现。
 
社会工作——劝募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劝募是现代慈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主要是通过慈善公益广告、请名人担当形象大使或代言人、慈善教育、宣传表彰、慈善进社区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公众参与慈善活动和自觉意识,提高慈善捐赠的数量。慈善捐赠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方面作用突出,是对政府各类保障制度的有力补充。当前,在劝募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组织形式上,慈善募捐工作主要通过领导干部倡导、党团组织或政府部门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方式进行,行政色彩浓厚、方法单一;在捐赠活动上,很大一部分捐赠者对捐赠项目不了解,捐赠行为往往随大流,捐赠的热情不高;在慈善捐赠项目运作上,项目策划、执行、评估等缺乏一套完整的程序。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在劝募环节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是劝募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重要途径。
社区教育和宣传 社会工作以利他主义、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的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在引领社会大众更加团结互助、助人为乐上起着独特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慈善为主题的教育、宣传活动,培育社区居民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和鼓励社区民众参与,联络和发动社区热心公益、有名望、有才干的人士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形成良好的慈善公益氛围和社会环境。
劝募活动的策划、组织  社会工作者具备联系群众的能力,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落实资源的能力,协调沟通的能力,以及创造有效的组织结构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统筹劝募活动包括募款的能力、对需要的调查评估、对社会问题轻重缓急的了解与把握、目标的选择、服务的质量、与大众的沟通能力,财务的透明可靠程度,涉及劝募活动的方方面面。
与捐赠者的联络和交代  慈善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捐款人的善举服务的社会机构,财务的透明、捐赠款物的有效使用和对捐赠者的交代与联系是维持捐赠者捐赠热情的重要保证。慈善机构要视捐赠人为服务对象,要尊重他们,及时和他们联络,要向他们及时递送机构的年报、公告,让他们知晓捐赠款物的使用和达到的效果。
招募、管理志愿者  慈善机构的志愿者,年龄、职业、社会地位、参与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合理地有效地使用他们,也需要有经验的专职人员来组织。社会工作者可以掌握志愿者岗位的需求,了解志愿者特长和意愿,合理安排工作,表彰鼓励他们的贡献,让志愿者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慈善救助内容的多元化、救助方式的人性化呼唤社会工作
由于慈善救助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的特点,使慈善救助无论在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等各方面,与政府的救助政策相比,都具有它特殊的作用。但慈善救助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慈善救助项目需要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更好满足社会各类困难群众的需求;慈善救助的方式和手段要更加人性化,以提高救助的效果;慈善救助的过程要更加公开、透明,以提高慈善项目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各类慈善机构和专业人士需要在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慈善组织真正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工作者在慈善救助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满足慈善救济多元化服务的需求  传统的慈善救助是简单的施舍款物,是解决温饱型的救助。随着发展的需要,慈善救助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服务。慈善救助吸收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积极满足救助对象需要的工作理念,逐步发展到不仅提供款物的救济,而且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服务,用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服务手段和技能,有效帮助老年人、孤儿、灾民、残疾人、贫困户和其他弱势群体及特殊困难对象等各类受助对象,渡过生活难关,恢复社会功能,发展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慈善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尊重、民主、自决的社会工作价值使救助工作更加以人为本 对受助对象的热情关怀,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选择,听取他们对服务的意见。社会工作者能够比较客观中立地对救助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和需求评估,从受助对象的需要去提供适合救助对象的服务。
倡导团结互助,鼓励社区共同发展  在社区救济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救济对象的互助小组、成立社区民间组织等方式,发扬互帮互助的美德,体现社会关爱。在灾后重建中,可以引入社区工作中的地区发展模式。通过动员社区内部的人力、财力、物质、组织等资源,培育和发展社区领袖,在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居民一起来寻找解决社区问题、恢复社区经济的方法。社区居民共同处理社区的需要和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建立自己的社区组织,联络社区内外资源,为达到社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鼓励救助对象自立自强,积极面对人生  社会工作非常强调助人自助,即人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其自力更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捐款不能都用来买鱼,还要买钓鱼的用具,以及雇用能教人钓鱼的先生,这样捐款使用的社会效益才更大。例如,提供机会让失业人员参与再就业培训,掌握生产技能,重返就业岗位。
捐款社会效益评估  慈善组织不仅需要对受助对象负责,还需要向善款捐赠人交代,也需要向社会交代。因此,做好评估是取信于捐赠者和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效果评估和社会效益评估是评估的两项内容。效果评估主要涉及救助了多少人,发放了多少款物,缓解了哪些危机,受助对象的满意度,等等,是产出的评估。效益评估侧重在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了最大的效果。由于对人的救助不仅是物质的救济,还包括心理、精神、社会关系和社区发展,而心理、情感层面的服务效果是不易量化观察的。因此,需要最贴近受助对象的社会工作者,进行实际接触的观察和访问才可以了解。而且,评估工作需要设计良好的统计指标体系,客观真实的数据资料,科学严谨的统计分析,才可能获得可靠的评估数据。
 
(救灾救济司社工课题组:庞陈敏、郑远长、李先瑞、廖永丰、鄢勇兵、王晓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