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2

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

社会工作的酝酿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社会工作问世前的酝酿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急速发展的时期,在英国被称为“维多利亚盛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西方社会越来越大的贫富分化,大量贫民涌入城市,失业问题和贫困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同时,工业革命也冲击着人们的观念,使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化﹑都市化带来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社会财富的骤增,它也给人们带来了观念上的触动,开始看到了人的能力和作用的巨大无比,更坚定了“人是可以不断进步的”的人文主义主张。19世纪西方民主运动的影响,使人们从“权利”(The Right)这一崭新的概念中看到了自己也有平等享用社会资源的机会和希望,英国失业工人因此在1860─1867年为争取权利发动了几次颇有影响的暴动。(古允文,1992)

    针对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英国政府继1601年颁布《济贫法》(Poor Law)之后,在1832年又出台了《新济贫法》(The New Poor Law)。许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仿效了英国政府介入和干预济贫的做法(李增禄,1982)。但政府的介入和干预并没能解决从19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存在的各种慈善机构间功能重迭、资源浪费和政府介入效率低等问题。

    在上述的背景下,欧美先后出现了以有效﹑合理地调配社会资源来帮助城市贫民为目标的新一代慈善组织,如城市慈善组织协会(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等。他们设立了专事管理与联络的中央机构,自上而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需要援助的穷人。

    早在1893年,美国水牛城的慈善组织协会就对机构工作人员适应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了疑问,认为应考虑以往由牧师承担慈善会社的工作是否适合,有必要找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以此工作为职业。(林万亿,1983)1898年,慈善组织协会为慈善工作者开办了一个六周的暑期训练班;1912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社会工作课程;1919年,“美国专业社会工作训练学校协会”成立;1921年,波士顿社会工作学院开设了医疗社会工作课程。这也是因为当时英国、美国等国家教育政策引导高等教育的范围不断向应用领域拓展,使对慈善工作培训也得以直接进入大学,获得了较高的学术起点,促使社会工作追求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的发展,以获得在专业领域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理查蒙(Richmond)在1917年出版了她的《社会诊断》一书,这本书被后人公认为是第一本对社会工作系统论述的专著(豪尔,Howe,1987;杰克逊,Johnson,1998;林万亿,1992)。因此一般也认为,《社会诊断》一书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发端。《社会诊断》一书是理查蒙将她在慈善组织协会工作和研究多年所得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以“诊断”为重心的,经由个案调查和诊断了解致贫原因后再给求助者帮助的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理论的完善

    20世纪70年代中到9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时期。经济增长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在社会政策的层面,由于福利国家理论受到普遍的质疑,在新经济政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社会福利政策。美国政府开始提倡“小政府”计划,以减少政府的直接服务,鼓励福利服务私营化。

    公众意识形态开始提倡和号召“抑制欲望”、“限制所得”,人们也因此去考虑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关联,马克思的冲突理论在整个西方开始受到关注。而在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上,又充满了对自助和互助传统伦理的“复古”情绪。在此冲击之下,促进了人对于人与社会自身的再度反思,形成了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这又促使社会科学领域更多的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的形成。

    “社会工作的一些概念和理论体系在七十年代已经获得了发展完善”(约翰逊,Johnson,1998),但是受到多元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是以不同的理论支持来提出对社会工作的解释,如在这个时期得到发展的“生命模式”(Life Model)就是以行为科学和生态的观念作为专业助人的理论依据。同时,各种治疗性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矫正取向(Behavior Modification)、任务为本取向(Task-centred Approach)以及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精要治疗(Brief Therapy)等等,将已有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模式推向更专精的方向。另一方面,在激进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也出现了激进社会工作取向和结构社会工作取向,对传统的社会工作的目标发起了背道而驰的挑战。。

    总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工作更注重从不同的学科、学派的理论中吸取营养,建立严密的理论论述和程序,向多元化、综合化同时又更为专精的方向发展。

社会工作者的由来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门的助人的活动和专业,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西方社会产生的。社会工作成为一个专业的系统的社会救助活动之前,最初的社会救助主要是以个人或团体的慈善捐助形式出现的,因而社会工作者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志愿者向专业工作者转变的过程。最初从事贫穷救济和慈善事业的人员,其助人精神多来源于教会之教义,他们助人行为的主要动力和热情来自于他们个人的价值和宗教信仰。志愿者们并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明确的社会约束。1900年,教育工作者西蒙.帕顿(Simon N. Patten)创造了“社会工作者”包括了“友善访问员”(friend visitors)和“社区睦邻工作员”(settlement house residents),这时的“社会工作者”还不能被称为专业工作者,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社会救济物品的分发。在当时的社会,这种物质上的救济援助有一定的功效,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自然、生理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并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个人的、无组织的社会救助工作愈来愈无法满足社会复杂化的需求。首先,社会成员的需要不在仅囿于生活上物质资料的短缺,而是更加倾向于寻找精神上的理解与帮助。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仅凭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能利用的社会资源已无法有效的帮助社会成员解决问题。在此种情况下,社会工作开始趋于专业化。并且,社会工作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物质层面,开始从宏观的角度及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上研究和解决问题。社会工作内容的拓展与深入使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从事社会救助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才可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运用自身具有的技巧,寻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从而达到社会工作助人的任务与目的。在这一时期,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以方法教育为主的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成为了一种职业,作为专业人员的社会工作者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