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复建教程

作者:    来源:    时间:2013-05-02

 

青少年儿童灾后心理创伤治疗复建教程
 
创伤后压力疾患的高危险群
何谓高危险群?
有一些孩子,比较容易在灾难后出现严重的症状。
这里所指的高危险群,就是这些在地震后,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灾后创伤的学童。他们也比较容易因为强烈而持续的症状,影响到未来情绪、认知、以及人格结构的发展。
根据过去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属于以下几种情形当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童,为高危险群:
灾难严重度高(自己或父母受伤、受困、或罹难、家中房屋倾倒)
  1. 这是高危险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
  2. 因为这会造成整体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而受到影响的父母,他们的反应又会再度影响到孩子。
  3. 灾难越大,孩子发展出严重灾后创伤症状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孩子原本乐观健康,在极大的灾难下仍很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也就是说,学童家中人员和财产损失越严重,学童出现严重症状的危险性越高。
灾难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发生
  1. 同样是亲人受伤或死亡,亲眼目睹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
  2. 有些孩子家里所有人皆安全,但曾在整个过程中,看到他人死伤的惨状(如尸体)。这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目睹比在电视上看到或从同学口中听到的,造成的压力要大得多。
与父母分离(父母在灾后罹难或曾住院)
  1. 父母以及主要照顾者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失去他们,孩子的世界近于解体,将更难自混乱中恢复平衡。
  2. 失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要面临更大的压力。
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稳定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改正孩子对灾难的错误归因。若父母本身受严重创伤后症状所影响,将较难协助孩子,甚至可能影响孩子。
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冲突
  1. 地震灾难使得家屋受损,医院倒塌,通讯中断,经济与交通几乎崩溃。这对家中的成人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家中平时的互动问题极可能在此时浮现,许多家庭在此时爆发严重的冲突。
  2. 孩子或许不见得因为地震直接的灾害而有多大的创伤,却可能因为大人互动与价值观的改变而受到伤害。
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例如一个原本就有情绪障碍、注意力缺损或行为问题的孩子,在创伤后有可能原本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女生比较容易发生严重的创伤后症状
  1. 是过去大多数研究的结果,但原因不明。
  2. 并不能因此就说所有的男生都一定没有问题,许多男孩子为了在同学面前表现勇敢,反而会使得灾后创伤症状被掩盖而成为晚发型的创伤疾患。
为什么非要找出高危险群的孩子不可?
      1.许多孩子症状严重,却不易被察觉
有些安静、顺从的孩子,即使他们晚上不断重复惊醒,对地震充满不正确的归因,他们仍然不会在他人面前主动表现焦虑或悲伤,他们甚至在团体活动中仍然可以相当程度的参与。
      2.许多孩子的严重症状,在灾后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之后才逐渐出现
这些个案绝大多数会受到忽略,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这些孩子的症状和创伤无关。
     3.许多孩子在地震前就己经存在类似症状,容易受到忽略
这类孩子未来发展出长期灾后创伤症状的机会比较大,应受到特别注意。然而,因为他们在地震前就已经存在许多行为问题,所以照顾者常会将他们的问题视为原本即存在而与地震无关,结果反而受到忽略。
     4.如果孩子有严重的症状而未接受治疗,常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许多长期的追踪研究显示,在灾难发生的数年之后,创伤后压力疾
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以下简称PTSD)的盛行率仍然居高不下。可见此疾病易形成长期的影响。
     5.医疗资源有限,必须用在最可能出现症状的孩子身上
灾难发生后,医疗系统除了在医院或医疗站的门诊当中治疗求诊个案外,也希望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然而此次地震受灾面积之大,受影响人数之多,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访视。因此,针对最可能需要的学童进行评估,即为最可行的方式。
是否所有高危险群的孩子都应接受治疗?而非高危险群的孩子就一定没有危险?
       介定高危险因子的意义,在于高危险群的孩子比非高危险群的孩子面临更大的危险。我们想要藉此更有效率地找出需要我们帮忙的孩子。
       但危险大的一群不见得人人都会罹患灾后创伤疾患,危险小的一群也不见得就一定不会罹患。所以必须经过诊断评估以确定孩子是否真的存在严重的症状。如果有严重症状,再判断孩子应该接受何种治疗。然后,再予以转介。
        同样的,如果家长或老师已经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症状,即使这个孩子不属于我们介定的危险群中,也应该接受治疗。
儿童的地震灾害经验
地震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这次地震发生在星期二的清晨,大多数的学童正睡在自己的床上,他们在漆黑中被惊醒时,大多数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接着,他们马上得开始面对熟悉的家园遭到毁坏,甚至亲人受到伤害。之后,余震不断,恐惧几乎没有机会止息。
他们面对的,至少有以下几个难题:
  1. 地震摇晃本身所造成的恐惧:地震当晚的强烈摇晃、物品掉落、以及四处尖叫的经验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惧经验,而不断的余震则加深这样的恐惧。
  2. 熟悉的环境受到破坏:对成人而言,失去的是看得到的财产、屋子。对儿童而言,失去的是睡惯了的床、下课后三两成群去玩的公园。灾难中,不但他们的家毁坏,可能连学校以及平常游玩的公园也都受到伤害或搭满帐篷。如此,他们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的地方无一不受到影响。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极仰赖外界安定的过程,环境如此大的改变势必造成极大的不安定感。
  3. 熟悉的人改变了:临时收容所里的邻居,不一定是原来的邻居,玩伴也不一定是原来的玩伴。
  4. 物品的失去:孩子可能突然失去许多自己心爱的物品。而那些东西对他们而言可能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大人在重大财产损失的同时,很难分心体会失去那些不值多少钱的东西,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失落感。
  5. 整个社会所呈现的不安:灾后周遭环境里充满了混乱、失序和纷争,这些都是会感染孩子的。大众传播媒体不断的灾难报导,当中所透露的恐怖气氛,孩子也不可能不受影响。
透过父母与照顾者所造成的影响
  1. 父母的情绪:父母也得面对自己的创伤经验,在救灾和重建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都非常辛苦。此时,平常所累积的沟通困难常会浮现,许多家庭内的冲突会较平时增加。此时,孩子常受到波及。在此次地震的灾害中,父母亲的情绪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比地震本身的影响还要来得大。
  2. 家庭收入减少:许多家庭的生计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若父母因此而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所能提供给孩子的养育势必受到影响。
失亲的影响
  1. 失去发展所需要的依靠:所有的动物中,人类的孩童期特别漫长。对孩子而言,父母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体。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以及心理和生理上各种需求的满足。这些功能在失去父母中之任何一方时,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 提早面对各种责任: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支持后,得要面对自己的未来。许多事不再有人可以完全信任而任由别人来替他做决定。
  3. 受到特殊对待:灾后,有许多专业人员注意到心理重建的重要性。失亲儿童因为处境特殊而常受到特殊对待,可能会不断的被约谈成为焦点。此时孩子很容易反而被标签化而推向孤立。
 
灾后学龄儿童常见的行为表现与情绪困扰
灾变服务专家发现:对于灾难,儿童与青少年有时会有一些共同的反应,问题也会随着灾后时期的不同而改变,有些问题会立即可见,而有些问题则会几个月后才出现。
灾后学童的初期反应
所有人在经历可怕的经验之后,都会有急性的压力反应。为了应付突来的灾变,每个人都会动员所有能力,包括生理及心理的状态都会有不小的改变。这些急性反应是正常的,是应付突然的变故所需的。儿童的这些行为,在安全无虞且成人提供必要保证下,多半会在短时间内消逝。
但是,过去许多研究也显示,有高达近三成的人,在灾变后一年半这种急性压力反应仍然持续,进而成为极严重的症状。
对低年级学童而言,他们特别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程序和环境转变的影响;他们最依赖他人,最容易受到主要照顾者的反应所影响。此外,这个年龄的儿童也没有足够的思想、语言或情感能力去应付这些状况。
而高年级的学童,同侪活动则特别重要,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的,并且和别人是一样的;大部分此时期儿童的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同年龄的同侪身上,因此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侪活动的瓦解,或失去亲人的依靠而出现症状。
以下根据目前精神医学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式将急性反应分为以下四类:
1. 以各种型式不断地重现灾难发生时的经验:
  • 游戏中不断重演灾难当时的情境:一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童。但如果孩子不断重复且每次都带着极大的情绪,则很可能需要协助。
  • 常做恶梦或梦中惊醒:孩子不见得可以像大人一样记得梦里的内容与地震有关,但许多孩子会容易在睡眠后期惊醒。
  • 体验的唤起:在特定或不特定的情境下,孩子佛彷重新回到灾变当时的情境中。如一台卡车经过时,让他彷佛又再听到地震当晚的混乱声响。
2. 逃避和地震有关的刺激:
  • 无法讨论或表达和创伤事件相关的感受或情绪: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回忆灾难的重要部分有困难。这个部分在单一创伤事件的急性期较少出现。
3. 过度警觉:
  • 易怒或变得较为冲动:在家庭里和兄弟姐妹吵架以及玩具的破坏增加,或是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敌意增加。
  • 广泛性的恐惧:持续对自然事件的害怕,害怕将来的灾变,甚至对其他所有事物亦出现恐惧的反应。
  • 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有许多研究显示,部分学童因此而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 睡眠困扰:难入睡或容易醒,或畏惧夜晚、害怕黑暗、不敢睡觉。因此次地震发生在半夜,部分孩子每天都得到二点过后才敢入睡,而有些孩子则固定在接近二点时醒来。
4. 儿童特有的其他反应:
  • 适应不良:不能和以前一样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
  • 错误的归因:认为地震是因为自己做错事造成的,如果孩子相信这灾难的原因是对他的惩罚,那么他可能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变得特别乖或特别顽皮……
  • 退化行为:原本已经具备的能力消失了。这样的退化行为几乎是低年级的典型反应。日本阪神地震后,神户地区的小学老师,发现几乎个个一年级的新生都又开始吸手指,也有部分孩子出现行为混乱的表现。此外,也有些中年级的孩子又开始出现尿床或尿湿裤子的情形。也有孩子本来己经可以自己睡,灾后又坚持要与父母同房。
  • 身体不适:没食欲,头痛,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身体痒或痛……
长期压力下学童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拉长,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得前述的急性反应无限期地延续。
原本作为防卫机转的急性反应,变成长期的疲劳。最后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同时,如果孩子长期处在地震后续影响的阴影之下,孩子原本正常的发展也将难以避免地受到阻碍。
日本的儿童精神医疗团队在阪神地震后,马上积极且有系统地全面投入儿童的精神医疗照护;然而五年之后,他们仍然面对着范围极广且极严重的创伤后疾患。可见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是可以持续很久的。
同时,也有些在急性期被压抑下来的情绪反应,会在灾变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等时候爆发出来。
失亲儿童的常见反应
当儿童家中有人罹难或伤亡时儿童会出现哀伤的反应,哀伤与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有关。
三到五岁的儿童可能会否认死亡的事实而只关心他们自己的需要,例如:谁会照顾他们。他们有时也可能会用他们的愿望来表达感受,例如:妈妈明天会回来
五岁到九岁的儿童已经能明白身体的死亡不能复生,但却不能理解死亡在生理上的意义,所以会有许多关于死亡的想象。他们可能会问许多问题,有时相当情绪化,有时则茫然不敏感,也可能若无其事的玩耍说话。
九岁或更大的孩子对死亡会有更完整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会让死亡对他们而言变得更令人害怕。常见的儿童哀伤反应有下列几个现象:
  • 否认失去亲人的事实:部分的孩子会表现得像是亲人还在时一样
  • 的行为,或听到死去亲人的声音。
  • 整体的混乱行为:在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出现其思考、行为混乱而无法统整。
  • 错误的归因:中低年级的学童已经能理解死亡是永远离开的意思,但仍无法理解死亡的生理意义,所以会有许多归因。若孩子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这个灾难,则会出现严重的罪恶感。若孩子认为是某个人的行为导致灾难,则可能出现极强的愤怒。
  • 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低年级学童可能无法清楚描述而只是整体变得易怒而冲动。
  • 强烈的无力感:变得闷闷不乐,许多事都不想参加,不想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悲观。
  • 幸存者罪恶感:觉得自己活着,而家人死了,自己没有能够救他们而感到对不起他们。
  • 唤起过去对死亡的种种经验与感受:这是一个容易唤起过去创伤的时候,若孩子过去曾有过严重的失落经验,此时很可能会唤起过去的感受。
  • 其他与一般创伤类似的经验:如学业适应困难、睡眠障碍等问题。
灾后学童精神健康照护的重点
不是恢复原样,而是重新找到平衡
很少人可以不受此经验所改变,我们的目标不是完全恢复原本的生活,而是对此灾难所带来的改变有一个积极正向的因应方式。
要有长期努力于学童精神健康照顾的心理准备
过去世界各地所有的流行病学报告都指出,学童的灾后创伤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同时,也会有不少学童,在灾难发生的数个月后才开出始出现症状。
日本清水将之教授在1999116日在台湾儿童青少年医学会所作的演讲中即指出:我不知道这个影响对孩子来说会持续多久,不过我猜测我们的工作,可能要持续廿年。
我们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的
许多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在他们坚强甚至欢乐的外表底下,可能有着相当多的情绪。有些人会在某些特殊情境才表现出来,有些在家中失眠,有些在学校不专心,有些在放学途中和同学吵架。若有可能,结合更多人的观察,将可以更确定孩子的状况。
父母通常也需要治疗
  • 孩子的治疗一定需要父母的协助。
  • 父母常常也有严重的症状。有时若孩子没有症状,但从孩子处得知父母有严重的症状时,仍要积极处理。否则未来势必影响孩子,其至使孩子也出现症状。
灾后儿童行为表现与情绪困扰的因应原则
一般来说,人们在创伤事件发生后必须经验,并完成三个任务︰
1. 重新建立安全
2. 对失去事物的追忆与哀悼
3. 重新与正常生活再度联结
成人如此,儿童青少年亦是如此。以下提供达成此三阶段任务的一些方法与因应原则。
协助孩子重建原有的控制感和安全
  • 给予更多的注意与关心,多花些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对孩子而言,熟悉的环境固然重要,但亲人的陪伴更为重要。所以不论是否搬离原来住的地方,和父母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如果父母因为罹难、住院、或参与救灾而必须与孩子分离,则应尽量安排原本孩子熟悉的人来陪伴孩子。
  • 生活作息恢复正常:尽早让孩子回到原本的作息中,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能和家人、朋友聚在一起,如有困难(如学校无法复课),则应该尽量安排规则的每日作息活动。
  • 保护的措施:安全感是一切恢复的基础。将孩子安置在安全、稳定、不会搬来搬去,也不会再受创的地方。离开原来的住所搬到较稳定的地方去,如果有父母陪伴,并不会比待在原来住的地方不好。
  • 温和的话语以及身体接触:如拥抱、亲吻、握手,这些肢体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 不要阻止孩子在游戏中演出灾难当时的情境:甚至应该鼓励或加入孩子进行这类的游戏。或许孩子会在收容所中边玩边喊地震了,地震……”,这是他们重新得到控制感的方式,只要游戏的过程不造成其他的危险或伤害,则不必阻止孩子;更不要因此而责骂孩子没有良心
  • 运用灾难作为学习的教材,教导孩子有关地震等灾难的知识:教导各式安全保护与防范的设施与方法,协助孩子获得对灾难或意外的驾驭掌控的知识与感觉。让孩子有实际确保安全的信息和方法。
  • 鼓励孩子设计可以协助他人的活动,并实际去做。
了解、公开讨论并支持孩子的情绪
  • 观察与注意儿童语言或非语言的讯息: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常是最重要的事﹔越了解孩子的表现就越能协助他们。
  • 公开讨论:许多孩子(包括青少年)不会自己表达情绪,但在家人或其他成人的询问下则可以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公开讨论非常重要。
  • 父母不必因为孩子在灾后玩耍而生气:若学龄期或学龄前的孩子在灾难发生后,仍然嬉闹不休,这是正常的现象。游戏是孩子的语言,他们在玩并不代表他们未受到惊吓,也不代表他们因此未来会没有道德感。
  • 倾听与分享:积极倾听孩子的经验,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经验和情绪,或在游戏中演出他们对灾难的看法和感受;适度的与孩子分享大人也有的类似的经验或感受,对孩子而言很有帮助。
  • 情绪的指认与接受:协助孩子指认情绪,并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这些情绪。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舒服是害怕、恐惧、或悲伤引起的,而这些情绪都是很正常的事﹔且对儿童坦诚揭露经验的反应以及照顾或保重自己的行为给予肯定。
  • 不要使用吓孩子的方式:在教导孩子进一步防灾时(如演习)或平时与孩子对话时,不要夸大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以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如:你们这样会被地震压死)。
  • 不要回避讨论:不要刻意避免和孩子讨论死亡、或当作事情没有发生过。协助孩子回忆正向的经验,也允许其有负面的情绪。
处理孩子的退化或混乱行为
  • 有技巧地对孩子的混乱行为设限,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孩子常无法用语言表达无助和害怕,因而出现混乱甚至自我伤害的行为,尤其年纪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可以利用行为矫正技术来协助处理。注意︰在对行为设限的同时,不要阻断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告诉孩子:不要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你看人家妹妹多勇敢,都没哭
  • 设定规则:对于改换上课地点搭建临时教室的学校,设定有关环境的使用与运用规则是必要的。
  • 允许部份退化的行为:有耐心指导孩子可以怎么做,协助孩子了解这种引人注意的抱怨或身体感觉是否和灾难事件有关。
了解并修正孩子错误的归因
  • 孩子容易以为灾难是自己犯错的结果:学龄前以及学龄期的孩子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很容易对事件有错误的归因,认为是自己犯了错误才造成这场灾难(如︰孩子前天晚上被骂,而在灾后认为是因为自己做错事,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以及对责任的想象与假设,必须让孩子了解灾难的发生是无法避免的,是天灾,不是任何人的责任,当然更不是他的责任。
  • 避免用不实的归因来纠正孩子的行为:绝对不要试图用这样的话来纠正孩子的行为:都是你这样不乖,房子才会倒下来
  • 应注意父母对灾难的归因:若父母有不合理的归因(自责自己没做好什么,才造成某些人死伤;或是责怪孩子),很容易使孩子也有类似的归因,所以父母或亲友应注意本身的看法及表现。
  • 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十岁以下的孩子常常无法完全理解死亡在生理上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他们对死亡的看法,再给予正确且孩子可接受的观念。
对哀伤可以做的事
以下是几个自我协助的方法,除了试着用这些方法帮孩子渡过哀伤之外,也可以用以下这些方法建议家长,因为只有当家长可以帮助自己的时候,他们才有办法协助孩子:
  •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与孩子一同分担悲痛。
  •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哪些情况应该安排儿童精神科的评估或治疗?
老师或家长认为该学童有必要接受治疗
  • 部分学生原本就存在问题,此时正是处理的时机:部分学生原本即存在过动与注意力不全或其他儿童精神医学上的问题,虽然并非地震所造成,灾后症状也未加重,但在整体环境不稳定下,其造成问题的可能性大增。若老师认为有需要,我们亦可安排必要的评估与治疗。
  • 教育辅导与医学治疗的互补:临床的儿童精神科医师觉得某学童无法单独以医疗充分协助时,教育人员常有可以着力的地方;反之亦然。
  • 老师和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过去的经验中,设计得再仔细的量表仍然有可能遗漏,老师和家长的判断常能补足这点。
家庭在灾后出现解组或失序的学童
  • 家庭内出现严重的冲突:因为空间拥挤,不安定等因素,造成家中父母之间争吵增加。许多孩子并不是受到地震创伤的直接影响,反而其症状是受父母所引起。
  • 双亲中有至少一方死亡:对学龄儿童来说,这是最严重的伤害。我们建议这些个案无论如何,应该有系统性的追踪。
  • 父母中有人出现严重灾后创伤疾患:这对孩子会造成长期的压力,若不积极介入处理,孩子常会在未来发展出类似的症状。
严重的偏差行为表现或情绪困扰
  • 退化行为失控:如果孩子时常出现混乱或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时,极可能是焦虑度已高到孩子无法忍受的程度。此时常常是个别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忙的阶段。
  • 严重的恐惧、忧郁、焦虑、失眠:如果孩子失眠或恶梦的情况已经严重到常常惊醒、影响日常作息的程度,应及早处理以免成为长期的问题。
  • 变得好动、不专心、冲动:许多研究显示,在创伤情境之后,会出现典型过动疾患(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e Disorder)的症状。虽然部分孩子可因行为改变技术而改善,但也有部分孩子需要短期的药物治疗。
长期正确因应之下仍然没有改善
  • 孩子的症状一般不会持续:如果环境稳定,绝大多数孩子的症状都会在一个月内改善,如果孩子的问题一直持续,则建议安排儿童精神科的评估。
  • 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完全不同:可能老师虽然给予很好的辅导和支持,孩子在学校的情形也相对稳定,但父母亲并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在家中的行为和情绪,因此孩子失眠或其他症状一直持续,则可藉家长手册和家长会谈做处理。
该学童确实存在严重创伤疾患
  • 高危险群评估:高危险群学童筛检出来后,便由儿童精神科医师进行诊断评估并由儿童心理师进行投射性心理测验。以评估该学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 家长及教师量表:若量表显示该学童之症状得分高于危险值,则亦应由儿童精神科医师进行诊断评估并由儿童心理师进行投射性心理测验。以评估该学童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该学童未来极可能发展出严重创伤后压力疾患
部分学童在诊断会谈时没有明显的灾后创伤症状,但评估或测验中却显示未来的危险性,此时应针对该危险因子予以排除。
因此,在诊断会谈以及量表的题目中,我们都会针对数项对未来特别会造成影响的因子加以评估。
儿童精神医疗团队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
找出最有可能出现创伤后压力疾患的学童
我们深知此时教师们及家长们都极为忙碌,也知道学校在灾后有许多重建的工作必须加紧脚步进行,但除筛检高危险群外,并无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因此,我们只好请求老师及家长在此时拨空协助我们完成此项工作。
我们主要根据以下几点来找出最有可能罹患严重疾患的学童:
  • 根据过去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知道高危险群的孩子有哪些特点,我们根据这个订定了简易的家长和教师问卷。
  • 目前已经出现症状而由家长及教师转介的个案。
针对这群学童,进行个别诊断会谈,评估是否应接受治疗
与孩子及其主要照顾者会谈(必要时进行家访),以了解以下数项:
  • 创伤事件的内容
  • 过去、现在、或最近发生在孩子生活中的压力
  • 孩子的创伤后压力症状
  • 其他常与创伤后压力症状共存的症状(如忧郁、过动、以及品行行为问题)
  • 父母对创伤事件的情绪反应
  • 孩子过去的精神疾病史、身体病史、发展史、一般压力的反应
  • 创伤发生前孩子的能力
  • 家族成员的精神疾病史
  • 为个案进行精神状态检查
  • 鼓励孩子去描述他或她关于创伤事件的记忆
  • 了解孩子关于创伤的归因和看法。
心理衡鉴
鉴别诊断:确定个案有无合并其他疾患,如忧郁症、过动症等。
确定PTSD之亚型类别
  • 急性亚型(严重症状持续1~ 3个月)
  • 慢性亚型(严重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
  • 晚发亚型(严重症状在事件6个月之后才出现)
安排治疗或转介(此部分应有家长参与)
对孩子本身以及孩子的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做卫教。内容包括儿童PTSD的症状、临床病程、各种治疗模式、以及预后。
  • 个别治疗:
探索及开放式的讨论创伤经验;放松;减敏感/暴露技巧。
检视并导正个案及父母在创伤归因上的认知扭曲。
对不恰当的创伤重演行为做行为处理。同时训练父母处理孩子不恰当的行为。
游戏治疗。
指认并加强父母合宜的做法,让父母来强化治疗。
  • 团体治疗:
团体治疗过去被视为最有效的灾后创伤治疗方式,对于鼓励公开讨论创伤事件以及对事件做恰当的归因有相当大的帮助。不过部分无法在团体中顺利分享情绪的孩子则较适合个别治疗。
  • 药物治疗:
抗忧郁剂(SSRIs, TCAs)对同时出现重郁疾患或恐慌疾患之症状的孩子可能有帮助。
Psychotimulantsα-adrenergic agonists(如:clonidine)对出现ADHD症状的孩子可能有帮助。
抗焦虑剂(benzodiazepine, propranolol)一般来说并未被用来治疗PTSD的孩子。但部分症状严重的孩子可能会暂时需要。
  • 转介:
若需要治疗之个案量过大,为求治疗时效,本院将协调安排其他机构之儿童精神科医师或心理治疗师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