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人才:星星之火待燎原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1

社会工作人才:星星之火待燎原

             今年报名参加北京市2009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有近万人,而去年北京市举行的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超过1.2万人,这些数字昭示着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如何抓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机遇,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与繁荣?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不断壮大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约请有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撰文,畅谈见解与体会,希冀能给读者以启迪。——编者

背景导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西方经济学家曾做过研究,认为“社会投资”与“经济投资”一样能获得回报——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7%,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社会经济要素的贡献率只有4.0%。

        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泽炎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现状:缺口相对较大,素质尚需提高

        统计显示,我国现有1.4亿老年人、6000万残疾人、5000万城乡贫困人口,这些群体都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而全国民政系统直接、间接从事社会工作的人约有40多万。从其他地区和国家经验来看,美国有67万社会工作者,占总人口的2%。以此推算,我国需要260万左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从人才供应机制来看,2000年以前我国有29所大中专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到目前院校扩大到200多所,但该方面人才缺口达200多万。

        另一个现实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大多分属各种不同组织,且大部分社会工作人才采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并未真正体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附带性”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带有安置性、专业性不强、素质不高、人员结构老化;工作性质定位不清,带有较强的行政性,经费紧张,制度不健全。这就导致了我国社会管理、社区建设、福利养老等服务机构中,服务人员的专业性、服务质量和社会地位不高。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是高校不愿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学生不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

        为改变这一现状,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人才,2000年民政部开始倡议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2003年初,民政部向各省市民政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通知》,积极倡导有条件的省市大胆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建设试点工作。2004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这个职业的工作要求、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社会工作人才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和相关培训,属专业技术人员,仅有职业技能资格要求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2006年7月,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开始将社会工作纳入专业技术的范畴。但现行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规定还是一个倡导性标准,缺乏相关立法,难以体现制度实施的强制性。

        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拓展:呼唤掌握新知识,期待人才职业化

        社会工作所特有的辅助性、群众性和社会性,为社会工作领域的拓宽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尤其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使社会工作内容深化到全方位的社会救助体系,城区建设和服务也从面向社区,发展到面向社会,基本覆盖和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工作内容的发展变化,要求社会工作人才不断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时熟悉和掌握业务工作的新发展和所需的技能,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助人为乐”,也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活动,社会工作不仅需要大批热心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的工作者和志愿者,更需要宏大的专业化、职业化的人才队伍来从事。否则,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稳定社会的功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其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破解人才匮乏难题亟待:健全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

        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广泛吸纳社会工作人才,而大规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首先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

        一是实施任职资格与执业认证制度,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6月颁布了《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标准》,但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目前仍是由各地区根据各自情况自行设立职业资格考试,而且截至目前也仅有以上海为代表的几个地区进行了尝试。这虽然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但却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证制度和体系。应当积极总结各地区经验,尽快创建全国统一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工作者的地位,更能规范职业准入制度,有利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套社工以及社工机构的规范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一套完整的制度应当包含:行业准入制度,即为维护专业信誉,严格贯彻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须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并不断地接受知识更新的原则;运行管理制度,即对业内人员和业内机构的业务运行方式建立规范制度、确保服务质量的原则;工作考核及监管制度,即对从业人员和从业机构从法律上和业务上监管的原则;薪酬制度,即根据注册社会工作者的从业领域、工作岗位和职业等级,提出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的指导意见的原则;行业淘汰制度,即为维护行业纯洁,建立针对不符合行业要求的人员和机构驱逐出行业实施淘汰的原则。

        三是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强化对社会工作人才的认可。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多数没有从事专业社会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岗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财政保障。

        四是完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体系,加强教育培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中长期人才规划,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把这一学科摆上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位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拓宽人才增量的来源;以社区为重点,建立城乡社区社工人才培训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培养社工人才;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密集的单位,采取“社区送教”的方式,组织人才进入社区开展人才培训,并向社区适当注入教育培训资源,提高社区培养社工人才的能力。

        五是建立灵活的社工人才使用机制。结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配备专门的社会工作力量。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通过社区创业、灵活就业等多种方式聚集社工人才。探索实行“社区服务储蓄”、“社区服务借贷”等制度,灵活使用社会各类人才发展社会工作。积极组建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以志愿服务的方式,集聚社会工作力量。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尽快建立完善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健全社工人才评价体系,促进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化。社工人才评价应注重层次性,形成包括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的人才体系,疏通社工人才成长的通道。

        六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努力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正逐步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但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相对较低,这是影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可靠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

 【学生心声】  
 听从心灵的呼唤
北京理工大学 王首鹤

        大学二年级,我从国防生转到了社工专业,显然,武器制造和社工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专业。从事国防科技工作需要其缜密的逻辑思维、良好的耐性和科学的钻研精神;社工,则需要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对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以及自我认知能力的要求很高。

        可以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让我更加自信。首先,我学会了与陌生人、陷入困境的人、同事等的交往技巧,这是在工科学习中所体会不到的。另外,社工课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提供了培养自我素质的平台。去香港社工团体实习、进行心理咨询模拟、开展社会调查及访谈,很多实践课程和作业丰富、有趣。

        更重要的是,我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工作的内涵:社会上需要一批社工去调节社会的氛围,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他们去救助弱势群体,需要这样一批有责任心的人去辅助政府、监督政府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果政府都不知道群众需要什么,那怎么去为人民服务呢?所以社会工作者起到一个信箱的作用,并监督、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对社工们提交的反映民生的信件用心查看并努力解决。

        我们国家内陆地区社工工作才刚起步,还没有引起众多有关部门及老百姓的关注,但我坚信:在党和人民的关心下,我们的社工事业能红火起来,并真正成为弱势群体的福音。

        其实,我的父母很迷惑,都不知道我学此专业以后能够干什么?但我告诉他们,我毕业以后做什么都能做好,因为我从来没这么自信过。良好的品质,吃苦的精神,强烈的自信心,有了这些还有什么工作不能去做呢?我选择了一份喜欢的职业,不管毕业后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轻易放弃。我不知自己的潜力如何,也许比别人少很多,但我可以用几倍的努力去弥补。

        选择了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后,尽管生活依然有很多不如意,但我觉得自己的抗击打能力变强了,遇到烦恼不再那么迷茫和痛苦,我会积极地去寻求解决方案,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就交给时间去做,不再像以前那样争强好胜、好高骛远,强求自己做一些控制不了的事。

        有意思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课程教会了我如何分析自己,我认为把自己分析彻底很有益处。通常情况下,人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耐力及恒心如何,不知道自己在走向社会时能否适应。我们不喜欢拿自己做试验品,于是逃避很多事情。社工实践证明:生活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成败与好坏都未卜。想要更好地帮助别人必须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人做事情才能更有把握。

        就快要毕业了,真想继续读几年,觉得很多想法及经历还没来得及记录、整理。可以说,社工专业学习过程虽短暂但难忘。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什么,无法预测,我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校正生命的航向,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

【观点直击】
        社会工作发展尚需多头并进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张昱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既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向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状况看,目前仍面临许多艰巨的任务。

        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尚未形成。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在国家职业标准中已经列入了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因而,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已经解决。这仅看到了问题的表象。社会工作是一门社会技术,因此,社会工作职业必是一个专业的职业体系,它不仅体现在制定了国家职业标准这一点上,而且体现在相关的岗位设置、专业技术标准、职业晋升制度、职业等级等方面,而我国在这些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外经验看,社会工作相关立法是社会工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制度尚未形成。从目前国内一些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情况看,一些社会工作者仅凭借自己以往的经验开展工作,而在有些地区甚至把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混为一谈,这必然对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社会技术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工作与其他专业的重大区别之一在于它有自己的专业技术体系及相关专业技术制度。尽管社会工作有社会政策、社会环境、社会个体等众多层面,但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向个体的社会技术,其社会政策、社会环境都是为个体服务的。这种社会技术在吸收各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为基本理念,以社会预防技术、社会补救技术、社会治疗技术、社会康复技术、个体社会发展技术为基本内容。通过这些社会技术的参与,挖掘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社会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工作应着力于专业技术建设,构建社会工作专业职业体系和专业制度,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强化社会工作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面对这样的机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准备好了吗?笔者以为,尽管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进行分析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存在缺陷。目前仅有本科教育体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第二,师资队伍的转型面临重大挑战。作为一门恢复时间不长而又快速发展的专业,相当一部分师资是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这就对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挑战;第三,社会工作实务教育体系仍需完善。作为专业的社会技术,社会工作实务教育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目前部分学校仍未建立起相应的实务教育体系,专业的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基地、专业实习督导等,在一些学校中亟待建设。

        社会工作在实际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新旧职业体系的职业人员及工作方法的转换问题。我国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社会工作特性的职业及相关人员,也形成了一系列在过去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多样化,要求必须运用专业人员和专业的方法开展这些工作,这就面临新旧职业体系、职业人员及工作方法的转换问题,而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政策的制定问题、社会工作的社会定位问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问题、社会接纳问题,等等,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总之,社会工作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社会工作。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技术,必须从专业社会技术的视角来进行社会工作建设。

 

   【域外视野】  
        济贫法与汉堡制奠定社会工作之基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吴中宇
  英国社会工作起源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实施的《济贫法》,该法开创了国家以立法形式救济贫民的先河,并明确了政府和社会有济贫的责任。16世纪的英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当时的英国统治者面临大量的贫民生活无着落、偷盗、乞讨等社会问题。因此,英国政府颁布了《济贫法》,以解决当时面临的贫困问题。
  《济贫法》的实施,要求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以确定帮助对象,这需要专人和专??贫法》的意义一是政府首次以立法的方式对全国的贫民实施生活救济制度;二是其救济经费的一部分来源于富有阶层,即国家强制征收的济贫税。《济贫法》规定,教区对没有亲属供养的区内贫民负责救济,救济经费以济贫税、志愿捐款和罚金三者为主要来源。《济贫法》的特点是实施分类救助,分别对有工作能力、无工作能力、无依靠儿童给予不同安排,社会工作的类型化方式由此提出。
  德国于1788年在汉堡市实行一种救济制度,史称“汉堡制”,对社会工作在制度与方法上影响甚远。汉堡制将全市分为若干区,分别对贫困者实施救济,或介绍职业、医疗疾病等,并设中央办事机构,总管全市救贫行政事务。l852年德国爱尔伯福小市镇仿汉堡制并加以修改完善,开始实行爱尔伯福制,即各区再分段,负责对段内的贫民进行经常性调查,按需予以补助,并办理职业介绍以及对游民进行管理训练等。各市设有全市性的赈济组织。
  兴起于英、美等国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运动则共同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社区睦邻运动首先是由教会及一些慈善组织、基金会发起的。社区睦邻运动的方法是让社会工作者广泛、深入地参与社区生活,尽量调动并利用社区内的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和教育居民改善自己的环境,培养居民的自助与互助精神。社区睦邻运动发源于英国,1884年,伦敦东区传教士巴涅特为纪念年轻的亡友——牛津大学经济系讲师杨因比服务于贫民、工人的崇高精神,在自己所属的教区建立了第一座社区睦邻中心。继该中心后,英国各地也建立了类似的服务中心。社区睦邻运动在美国的影响较大,开展最为广泛。1886年,美国著名社区睦邻服务社苏尔大厦创办,为青年人、老年人提供了从事教育、艺术、音乐、娱乐等活动及发展教育的机会,还成立了如贫困、劳动、教育、政治等大型研究室。苏尔大厦的建立改善了其所在地芝加哥市市民的生活,并促进了全美社区睦邻运动,到1937年,美国已建立了300多个类似的服务中心。欧洲大部分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社区睦邻运动。
  社区睦邻运动的开展及其所提倡的服务精神和取得的成就,无疑给解决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贫困问题提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其目的是尽可能在社区基础上,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解决贫困问题。社区睦邻运动对于社会工作事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首创了社区工作及服务机构;二是开创了社会工作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的先河,即充分关注社区居民的需要和问题,并且将解决问题的工作计划与项目均建立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三是注重开发、利用和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以推动社区计划的实施;四是注重居民的社区参与精神的培养;五是将无私奉献的社区活动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并置于社区工作机构(社区中心)的指导之下。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崇高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赋予者可能是政府、组织和团体,也可能是社会公众、家庭和个人。通过政府、组织和团体赋予的责任通常具有强制性,受法律、行政和经济约束;而由社会公众、家庭和个人所赋予的责任则往往具有自然和自觉的特征,受社会舆论和个人良心约束。
  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分为社会责任和专业责任。前者是指在一般社会关系中力所能及的助人行为,后者则是在专业岗位上应尽的工作义务。与普通公民相比,社会工作者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更强的敏感度。同时,公众对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群体也会在道德上寄予更高的希望。我们很难想象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尽到专业责任。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往往能够通过专业实践而强化社会责任感。
  丰富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人本身的亲近情感,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健康、尊严的自然关爱,是人们的社会责任和伦理规范的情感基础。不过,由于宗教信仰、政治派别和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和民族表达人文情怀的程度不同,方式各异。
  如果说专业价值体系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哲学基础,那么人文情怀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感性动力。一般公众内心具有的诸如慈善、怜悯等自发、直觉的助人意识,往往基于道德因素;而社会工作者的人文情怀则是一种更为丰富、成熟、稳定的社会情感,与其专业价值一脉相承,并能通过专业实践不断得到强化。许多事例表明,从事过社会工作的人由于种种原因脱离了社会工作领域,但在实践中已经固化的那种对人类的深切关爱依然时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稳定的心理状态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指社会工作者在遇到困难、挫折、紧急事件或处于危机状态时,能够克制和调适负面情绪,从而保持理性的思考、判断和行为选择。
  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家庭和个人案例时,有时不仅会遇到社会资源的不足、社会政策和专业价值的冲突、个人价值和专业伦理的冲突等问题。因此,在实践中产生的紧张、慌乱、激动、犹豫、悲伤、压抑、失望、孤独甚至恐惧等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调适的。
  一般地说,个人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职责是保持心理稳定的前提。积累的知识越丰富,掌握的技术越熟练,文化敏感度越高,专业价值越稳固,就越能避免心理失衡。其中,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有效调适心理失衡的宝贵资源。但是,对许多新手而言,则需要资深社会工作者和专业督导老师的辅导。如果不能通过接受辅导消除或减轻压力,建议社会工作者转接案例、休假或更换工作环境。
  勇敢的挑战精神
  挑战精神是指在对守旧而落后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制度的怀疑、批判过程中和创造新事物方面所展示出的信念和毅力。
  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旨在于通过帮助弱者、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人们来促进社会的平等、公平,维护人类自身的尊严。尽管我们不否认社会工作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道德体系方面的作用,或者说,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改良,但它固有的革命性潜能决定了它需要时常挑战损害和妨碍弱者权益的那些观念、行为甚至制度。对处理家庭和个人案例的社会工作者来说,由于要面对不同需求和问题,他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困难,问题往往不期而至,而解决方案还需要不断摸索。因此,培养这种敢于尝试、勇于负责的信念和毅力,并使之成为习惯,对维护专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中华社工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