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仪:顺德最早本土社工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1

 

来源:南方网   时间:2011日后3月11日   作者:欧阳少伟 李祖成 宋文辉 
 
        陈淑仪,1987年出生,容桂细滘人,容桂鹏星社工服务社服务部主任。
 
        “简政强镇意味着政府有心要成为服务型的政府,社工出现也是必然的,社工本来就是政府服务的延伸。”
 
        追忆:商品房多了起来
 
        1985年前后,陈淑仪的父亲离开均安来到桂州创业,生产内销至天津的火柴壳;当时陈的母亲在容桂的一间罐头厂工作,来自湛江。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职工身份意味着素质高,于是陈的父亲毅然选择了罐头厂的母亲为妻。1987年,小淑仪呱呱坠地。
 
        1992年的春天,小平南巡来到科龙,这是一间从缫丝厂演变而来的家电厂,科龙的出现也带来了随后一批家电小厂的诞生。1995年前后容奇桂州两镇在乡镇企业中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体制改革,将镇属企业完全与政府体系分离,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明晰,从而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批家电厂、涂料厂因为改制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2000年,当时的顺德市政府看到容奇工业基础较好、与桂州的产业协作高,于是将容奇桂州合并为容桂镇。这一年,陈淑仪还是一名初一学生,她回忆说,容奇桂州合并前,容奇的城市化程度要比桂州快,当时很多大型商场都在容奇,容奇的公交也比桂州的要好,开小车的人也是容奇的多点,“住容奇的亲戚朋友来送礼,也能感受城市化,送的饼干、糖果都会显得高档点。”
 
        “容奇桂州合并时,当时有个说法是,容奇人认为桂州人高攀了容奇。”陈回忆说,合并到现在桂州的城市化速度也加快了,这几年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商品房多了起来,绿化、公交线也向容奇看齐。
 
        在区域经济整合和区内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力下,2008年顺德区容桂街道工业产值达到1030亿元,超过国内不少地级市的工业产值,率先成为“千亿镇街俱乐部”的成员。
 
        学生时代:因社工改变的人生
 
        2008年陈淑仪回到了母亲的故乡--湛江,在广东海洋大学社工专业就读大二。陈回忆说,刚进大学那会对社工专业是什么、未来能做什么都不清晰。
 
        2009年9月,顺德启动综合改革;2009年11月,千亿镇街容桂被确定为佛山市的简政强镇试点镇。2010年1月,当其他同学都在毕业前忙碌地找工作,陈淑仪却幸运接到了来自家乡容桂街道办的一个电话。“工作人员说现在容桂在简政强镇试点中,要试点推广社工制度,问我是否愿意回家乡工作。”
 
        凭着一份勇气,陈淑仪回到容桂。作为容桂引进的首批6名社工,她在容桂与中山交界的华口社区做了8个月的社工,开展针对妇女和青少年的专业社工服务。直到2010年8月,容桂首个社会工作服务社鹏星社工服务社挂牌成立,陈因为在海口表现优秀被吸纳进入鹏星,并成为该中心主任。
 
        未来:更关注社工制度如何本土化
 
        2010年1月4日,顺德推进现代社工制度论坛在容桂海尾召开,她作为主持人主持了那场论坛。让她感到兴奋的还在于,未来5年顺德将建1000人的社工队伍。
 
        “简政强镇意味着政府有心要成为服务型的政府,社工出现也是必然的,社工本来就是政府服务的延伸。”陈淑仪称,自己持续关注着顺德的改革,也关注着发源于国外的社工制度如何在顺德本土化。这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对于顺德如是,对于年轻的陈淑仪更是!
 
 
 
编辑:李啸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