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将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1

粤将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形成“政府积极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公益组织受益”培育模式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关键词·“有限政府”和社会组织

        省委书记汪洋在代表省委常委会向全会作主题报告时指出,发挥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个很重要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就是要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群体自我管理的能力。要重点培育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加快建立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不断拓宽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和民生服务的舞台。要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扶持发展基金,形成“政府积极支持、民间力量兴办、专业团队管理、公益组织受益”的培育模式。

        昨日下午,在全会小组讨论中,与会人员纷纷围绕如何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展开热议。大家认为社会组织不仅不会动摇基本政治体制、削弱政府管理,而且还将成为政府服务和管理社会的参谋和助手,帮助政府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公众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和管理。

        社会组织主管单位有望全部改为指导单位

        省纪委常委、省委巡视办主任姜斌说,在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变“万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将那些不宜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交给社会组织办,因此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

        姜斌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7月10日的晚上,番禺广州碧桂园小区一带暴雨如注,一家汽修连锁店老板决定开车到地铁站,去接那些被暴雨困住的街坊回家。“去碧桂园吗?我有顺风车,有人去吗?”这名老板问那些避雨的人。但很多人把他当骗子或劫匪,他问了9个人,结果有8个拒绝了他。

        “很多人想认认真真做一些社会服务工作,如果把这些社会资源利用好,可以做很多事情。”姜斌说,有人把社会组织视为洪水猛兽,担心社会组织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必须认识到,利用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建设是大势所趋。

        省民政厅厅长刘洪说,多年来,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一手严格依法管理,一手积极引导,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省共有社会组织28509个,其中社会团体1305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5249个、基金会202个,比2005年增加8738个,平均年增长率为8.8%。社会组织的从业者达到35万人。

        2006年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对行业协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行业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取消业务指导单位的前置性审批,推行行业协会民间化和自主性。近两年,进一步扩大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范围,把异地商会、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和部分经济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降低门槛,简化程序。

        “除特别规定、特殊行业外,我们主张将所有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行政会分开和民间化。”刘洪说。

        目前,我省已经出台了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制度。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明确要求政府各部门将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3大类17项职能转移出去。省财政厅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具体办法。在上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我省明确交给社会组织或事业单位的职能130余项。

        刘洪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规,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出台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落实到位;完善社会组织评估制度和操作规范,实现政府及社会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质评判标准化;制定落实社会组织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社会组织享受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出台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权益保障政策,建立社会组织人才长效培训机制,促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大力培育规范社会组织发展也将是广州接下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说,截至今年6月底,广州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4202家,对于一个人口超1500万人的大城市来说,社会需求的缺口还非常大。下一步,广州将坚持注册从宽、年审从严、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广州计划到2015年,每万人拥有5个以上社会组织,使社会组织成为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社会建设文件出台之后关键在落实

        云浮市委书记王蒙徽说,社会组织就好像一个橡皮圈,如果社会组织不健全,就会使政府和群众之间无法有效地联系起来。汪洋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社会治理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我们现在需要思考如何借鉴这些优良传统和有益成果,落实到实践中推动广东城市和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让橡皮圈真正起到作用。

        省人大华侨民族宗教委主任委员郑盛廷建议,要发挥体制外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方面的作用。目前,我省社会组织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数量还不够,行政色彩也较浓,影响着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培育社会组织的同时要对社会组织规范管理、严格管理,引导它们发挥积极作用。

        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志英说,由于我们决策和执行两种功能没有分离和专业化,导致行政机构非常庞大。当前加强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提高民众参与意识,提高居民自治作用。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港澳办党组书记谭君铁说,这次全会将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文件出台之后,关键是怎么落实,这是老百姓所期待的。我省应出台刚性措施,鼓励各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

        “省港澳办将加强对香港社会管理经验的研究,和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对香港社会管理诸多领域选择重点深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谭君铁说,“比以往更加注重推动服务粤港澳社会民生领域合作,尤其是通过引进项目的方式,例如引进香港社工督导,加强社工培训,构建对社工的绩效评价体系等,从整体上推动粤港澳合作层次。”

        省妇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周丽琼说,社会管理的基石在基层,妇联本身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把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将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妇女和儿童的身边。只有群众心上有了我们,我们的工作才能推开。我们要把心放在基层,把感情放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妇联的职责是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参与社会建设的管理与创新,要从自身的定位开始。我们开展农村小额贷款、对发病率高的妇女两大癌症进行免费检查等,这些活动都受到妇女群众的欢迎。社会管理最佳的状态是“服务中实现管理,管理中体现服务”。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侨乡,侨联组织占全国半壁江山。”省侨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何宏兴说,但目前对地方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的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人民团体可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忽视、弱化了人民团体的地位。人民团体应该承担的事,被政府越位、错位承担了。应该通过制度保障鼓励人民团体参与社会事务,让人民团体参与社会决策,为党委政府献计献策。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将加大

        汪洋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力度,造就一支结构合理、服务民生、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需要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刘洪介绍说,近年来,全省各地从资金、场地降低门槛等方面积极培育发展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目前全省共有民办社工机构有130多家,吸纳从业社工近3000多人,为超过700万人次提供各类社会服务。

        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服务的直接提供者,面向基层,了解群众,及时为群众提供难有所帮、困有所求、贫有所济的服务。目前,我省通过国家社会工作师(助理)资格考试的达到6400多人,连续4年报考人数和通过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我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前全省已有10多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每年毕业学生近1000人。

        刘洪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制订我省中长期社工人才规划,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及保障机制。开发设置专职岗位,大力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合理配备社会工作人才;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实行社会工作人才登记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考核评估制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合理有序的薪酬保障机制及社会工作人才表彰奖励机制。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社会工作人才的交流合作,促进我省社工人才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发展。

        万庆良表示,广州将进一步培育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汪洋书记在讲话中说社工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医生,是社会建设的工程师。广州将制定社工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工作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力争2012年实现登记在册社会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1万人。2015年,每300户常住人口配备1名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