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姐妹花”微博记录社区经历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1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时间:2011-02-21  
 
        “姐妹花”和老师在热烈讨论民情日记,从左至右:邹欣、王秀英、成希。
 
        新华报业网讯 后宰门街道佛心桥社区有1.5万人,但外来人员、个体工商户和驻区单位人员占了其中的60%,小区管理的难度较大。但社区去年的成绩却位于街道6个社区之首:配合相关部门完成23幢居民楼出新,实施社区内部的雨污分流工程改造,为1000多户居民送上了天然气……在17人组成的社工团队中,有两个能力强、讨人喜的“姐妹花”:两位年轻的女大学生,在有着7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王秀英主任带领下,正在告别稚嫩走向成熟。
 
         “姐姐”:市民手册上有她姓名电话
 
        1.75米的成希很秀气,办公桌电脑旁总放着可爱的小盆栽。她在网格片区划分中服务黄埔花园等几个高档小区,为赢取小区内从物业管理到普通居民的信任,每天至少走访两户居民时,她把自己的姓名电话与赠送居民的市民手册别在一块,让大家遇到难题直接打电话给她。让她最有感触的是去年参加人口普查中的一件事。
 
        黄埔路4号是建设于20多年前的建筑,7幢房子都是7层楼,没有电梯。成希每天在几幢楼里上下无数趟,还常常遇到主人不在家。
 
        有一天,她挥汗如雨来到一位老人家登记,老人看到她的胸牌连连感叹:这么年轻的居委会主任啊!连忙从冰箱拿出一罐冰冻果粒橙。“就这罐饮料让我对社区的感情立即上升!”凭借过硬的电子化信息核查技术,成希主动承担了全社区6000多户“人户分离表”的录入、59个普查区的信息汇总和核查比对。
 
        在“每日一巡”的走访中,成希了解许多住在明故宫、中山东路、黄埔花园的居民觉得社区太远,尤其是老人办事不便。她就及时与驻区单位协调,在较远的居民点设立服务站,她自己每周二直接到驻点为居民服务。
 
         “妹妹”:被居民两个石榴感动了
 
         “当我在社区工作一年多后,妈妈说我不是原来的书呆子,现在能与人交流沟通了。”邹欣很安静,她比成希年龄小,说话声音也不高,甚至还被个别不能获得低保的居民当面羞辱过。“那段时间,我真的想过放弃,随便找个其他工作也比当社工强啊。”她和成希把内心想法和社工成长经历用博客记录下来,最近又开通了微博。近两年来,学文科的邹欣感触最深的就是再也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了。她原先喜欢写诗写文章,但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缺乏认识和经验,“作品”往往显得空泛无物。她说“现在不一样了”。
 
        邹欣坚定在社区工作,也缘于一件非常平凡的小事。那是去年中秋节晚上,邹欣仍在社区值班。一位她经常走访的老人经过社区时,见灯还亮着就走了进来。看见是年轻的邹欣,老人很心疼:怎么还不回去啊?聊了一会老人先走了。“可一会她又来了,手上拿着两个红彤彤的石榴。奶奶一个劲让我收下,说石榴是自家树上结的。”就这件小事,邹欣意识到,社区里很多老年人真的很需要关爱。
 
        她开始逐一走访自己服务网格区内的空巢老人。有天在军区总院一位老人家里看到一片凄凉,邹欣很不是滋味。但在与老人聊天时,她又明白:老人们其实对物质没有什么欲求,只是想有个人在生活里打打岔、聊聊天。自此,她跑得更勤了,也从原先的木讷渐渐变得开朗善言。
 
         “老师”: 对无理居民不卑不亢
 
        无论是成希还是邹欣,她们最佩服的就是社区王秀英主任。“王主任在佛心桥干了7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两个年轻人上岗第一天,就悄悄观察王主任的处事策略和技巧。
 
        有一天,一位不算困难的居民来社区,声称自己两个孩子进了民办学校,学费高昂希望申请补助。“我也有两个小孩,但我在社区就这么点收入,根本不会让他们进民办学校。”王秀英的话激怒了对方,他拿起王主任桌上的电话摔在地上!王秀英来了个冷处理,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过了一天,该居民觉得自己属于无理取闹:因他的家庭经济收入超标,任何政策优惠都不能享受,申请补助连个擦边球都打不上。思忖良久,他再来社区想请求从社区工会、辖区赞助单位那部分想想办法。“请先把我的电话修好再说。”王主任不卑不亢的要求,让他心服口服,三下两下把电话修好了。“哇,太厉害了!”这一幕被两位年轻女生看在眼里,服在心上。
 
        王秀英的管理还有创新,佛心桥每位社工都有一本民情日记,里面记录了他们对自己网格区内每位居民的意见和诉求。而每周,王秀英都要开例会了解民情日记落实解决的情况。 董婉愉 文/摄
 
        他们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收入待遇不高,默默承担繁重琐碎的工作,但他们仍以自己的耐心毅力和赤诚,为所在社区的居民尽力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们就是南京几万名社工中的代表。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社工,可以与本报记者“八卦”他们的故事,向我们推荐或讲述他们的平凡事迹。当然,我们更欢迎社工们自荐,倾诉你们自己在社区的工作、情感和快乐。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生活的真实社区,也了解我们身边不平凡的人。
 
  
TAG: 姐妹花 新华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