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作者:    来源:    时间:2012-11-21

 

同志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刚刚闭幕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民政部门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作用。认真贯彻六中全会和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基础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一会儿,立国同志还要作工作报告,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是相对社会工作提出的,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依托政府支持,通过宣传倡导、组织动员、资源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社会管理效率;有利于形成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有利于推进社区建设,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有利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社会工作者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解决群体问题和个体问题的专业能力,为社会成员提供政府不便和市场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切入点,是凝聚社会力量,用好社会资源,服务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
  
(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是民安所在,历来被称为老百姓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社会保障政策的重要传递者,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社会救助来讲,我国目前有城市低保对象22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万,残疾人口8200多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57.3万,为他们提供基本社会服务的任务非常繁重。对此,虽然政府需要尽责,但也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社会服务,保障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由此带来了诸如就业困难、贫富悬殊、流浪乞讨、犯罪吸毒、群体性事件以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仅靠传统的、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工作手段已难以适应,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实践证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社会工作者分布在基层一线,贴近基层,面对群众,能够深刻体察社会心态和各种矛盾,通过及时提供经济资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专业服务,增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助于把各种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阶段,从而使社会工作者成为党和政府解决社会问题、舒缓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
 
(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社会工作讲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讲平等、尊重、民主、诚信,这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他们秉持专业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门方法,引领社会志愿者,为受助者提供专业服务,有利于形成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共同服务社会的联动机制;有利于构建平等互助、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疏导公众情绪,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们的心理和谐;有利于增强公民、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迫切要求。我们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群众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党的群众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更新群众工作观念,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改进群众工作方法,尽快构建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众工作的新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心也在基层。在基层组织工作中,广泛吸纳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他们零距离接触群众、第一时间反映人民群众需求的专业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温暖用科学知识和方法送进千家万户,有利于创新党的基层工作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二、准确把握民政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紧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民政事业发展密切关联。民政部门所承担的工作,总体上都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因此,深刻理解民政工作的内涵,准确把握民政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对于推动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政是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托。从各国实践看,社会工作主要功能是为人助人、促进社会和谐。在我国,民政部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民政工作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工作领域、功能作用等方面与社会工作存在着密切联系。多年来民政工作的实践发展,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民政工作理念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民政部门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主线,不仅与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相一致,而且还丰富和充实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内容。二是民政服务类组织和社区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工作成长提供了重要载体。民政部门经过长期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所有民政对象的社会服务组织体系,构成了我国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三是民政部门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优抚安置、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等领域制定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法规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四是民政部门在长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才保证。五是民政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造了许多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转变民政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保证。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社会工作是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不断发展,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民政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广,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就其工作运行来讲,必须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管理,形成科学的社会治理结构。这都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进一步创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机制。
 
(三)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民政整体服务水平和增强民政基层力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政公共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民政服务机构有了很大发展,服务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服务制度、专业化的服务手段、职业化的服务队伍,当前民政服务的水平同人们的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民政服务领域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提升民政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同时,发展社会工作对于夯实民政基础、改善民政人才队伍结构、加强民政基层力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政工作的重心在基层,工作对象集中在基层,各项政策法规的最终实施在基层,民政工作的实效也主要体现在基层。没有坚实的基层力量,就没有蓬勃发展的民政工作。多年来,民政基层机构和队伍力量比较薄弱,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民政工作和民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社会工作,结合城乡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镇机构改革,创新民政基层的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大量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快培养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民政基层服务组织,是解决民政基层力量薄弱、夯实民政基础的重大举措。
 
三、全力推进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写入《决定》,是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民政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开拓创新,统筹规划,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设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是实现民政事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发挥民政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重要基础作用的有力保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政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我们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进行了实践,但对民政部门来讲,总体上还是一项新的任务。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要求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紧密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对转变民政管理方式、创新民政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提高民政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觉性、紧迫性和责任感。要加强组织领导,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位置,列入议程,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创造条件,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搞好协调,整合力量,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好三方面关系。第一,协调好民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推广应用和组织实施,做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的协调和制度的建立。第二,协调好上下关系。在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推出之前,上海等地已经进行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建设的探索,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建立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制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保障制度过程中,要搞好制度衔接,保证平稳过渡。没有开展这项工作的地方,要加强研究,尽快启动。第三,协调好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的关系,根据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按照六中全会关于建设城乡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研究建立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感。
 
(三)要统筹规划,精心部署,稳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分类指导、稳步实施。社会工作的领域非常广泛,有些发展较为成熟,大部分才刚刚起步。对此要区别对待,成熟一批、推出一批。要根据今年厅局长会议的部署,率先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建设、残障康复、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比较成熟的领域,进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社会工作领域,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开展试点探索,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再推广实施。二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在工作中,既要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又要考虑到现有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策研究和专业培训的力度,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优秀成果,更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认真总结我国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尽快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体系。
同志们,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